关闭

精彩回顾丨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项目时间:2024-04-26

2024年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杂志同期刊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的署名文章——《扎实做好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扎实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4月21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支持指导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举办了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会议合影

会议围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工作展开,邀请了来自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遗产保护、公共管理、商业运营、新技术、宣传媒体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在保护制度完善、实施路径探索、跨专业协作发展等方面交流经验,分享观点,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共商共议的积极局面。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2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也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7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会议议程包括学术报告、圆桌讨论、媒体杂志宣传工作交流会议等内容,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开展学术研讨。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致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邓东、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名城院院长鞠德东、名城院副总规划师汤芳菲分别主持会议各项环节。

会议致辞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3
主持人:邓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4
汪科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

汪科副司长在致辞中,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精神,对倪虹部长文章中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的深刻内涵进行了解读。他提示与会专家学者,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新理念新任务,对相关学术研究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要增强政治自觉、历史自觉、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以居民为主体的保护实施机制;坚持守固创新,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通过建立完善新机制新举措,落实新理念新要求,同时还要坚守底线,切实将保护放在第一位。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院长认为,面向新时代,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和更紧迫的任务,对全行业的工作提出新要求。中规院将以院成立70周年为契机,加强与各名城保护专业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探索多领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和理论创新研究,完善新时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理论体系,凝结出更多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创新性学术成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转化,推动一批保护实施工作有效落地,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贡献出更多高品质有魅力的空间载体。推动研究和实践成果走向大众,与各类传媒碰撞出火花,讲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中国故事,推动保护意识和优秀做法深入人心。

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和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主持,鞠德东、邵甬、霍晓卫、单彦名分别从历史城区、世界遗产、协同保护、名镇名村等层面分享最新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赵志庆、叶楠、贺艳分享了哈尔滨、北京、库车的保护历程和最新动态;张磊、孙永生、张智敏、李森、崔骥分别从历史保护系统组织与治理、“文评”工作、遗产保护与数字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城市运营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发展与趋势展望》
鞠德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院院长

鞠德东院长回顾了历史城区保护的历程,强调历史城区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历史城区保护是体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制度性特征的重要层次。从历史城区的环境整体性、要素关联性、文化层积性、功能复合性、风貌特色性几个方面认识其价值特征,提出包括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在内的整体性保护策略和方法,并结合韩城、大同、商丘、泉州、绍兴等古城保护案例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历史城区保护发展的未来趋势展望,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在历史城区划定、整体保护、精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历史城区的整体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化历史城区的有效管理。

《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邵  甬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规划院遗产研究院院长

邵甬教授指出,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历史性城镇景观(HUL)十周年全球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的世界遗产城市在包容性社会发展、包容性的经济发展、遗产安全与韧性、遗产保护的管理规划和机制建设、遗产教育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做出的创新性探索。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入选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平遥古城的突出普遍价值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得到了完整的认知和阐释;其次,古城定位从单一旅游功能调整为“‘活着’的古城、宜居的遗产地”,保护规划提出了保护、人居、产业”三大策略;第三,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从“精英规划”到“共同缔造”,构建“政府引领、专业协同、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可以说,中国特色的坚持“以价值为基础”的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为世界遗产城市实现保护和“宜居、活力、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中国案例。

《历史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
霍晓卫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围绕近年来历史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求真”、“求善”和“求根”是协同的三种驱动力类型,概括了目前表现出的五种呼唤协同保护的“量大面广、全域全要素、跨区域大尺度遗产的保护、全流程遗产保护利用运营管理、行业型遗产的新的保护利用诉求、综合考量与其他因素的‘复合型关系’处理、气候变化对遗产的影响与对策”五种复杂性场景,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知识协同、技术协同和管理协同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战争刻画下的哈尔滨城市早期规划解读》
赵志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赵志庆所长认为,战争和文明是推动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发展的动力。哈尔滨早期的城市发展正是由于受到中东铁路的修筑而改变了轨迹,并较为深刻地影响了哈尔滨的城市形态与空间基因。首先以近代历史沿革为序,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文献视角记录的对比,解读哈尔滨的城市演化特征,阐释哈尔滨早期受到规划思潮衍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宏观的“架”、中观的“景”、微观的“群”三个层面空间基因分析,解构当代哈尔滨的空间风貌特色的变迁,探索稳定传承的城市格局、景观轴线、建筑风貌的空间要素组合模式,回应名城四十年逐渐丰富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与核心价值。旨在进一步讨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强化的现代文明视角下,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护与传承城市规划史的经典印记。

《山水城——从人地关系视角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
单彦名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单彦名教授指出,从山水城的人地关系视角分析得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层积发展、功能演变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继而将其分为:依山就势、临水而居和城中之城三种类型,通过差异分析,探讨不同发展路径,提出在变化中传承是永恒的主题。而在变化中要保持门槛和底线实现真正的传承,则需要将内在文化力转变为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四个要点:1、价值挖掘要从地理变迁的相互关系入手;2、保护思路要从人地关系的价值本底出发;3、发展路径要从不同资源的切入点思考;4、活化利用要从推动人民生活幸福为初心。

《新阶段 新进展——北京名城保护工作近期动态》
叶  楠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所长

叶楠所长介绍了在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玉河步行考察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情况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过去十年间,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2021年,随着修订后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公布实施,北京名城保护工作新阶段正式拉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持续完善名城保护管理的顶层设计,优化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与实施体系,探索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新格局;以中轴线申遗保护、重点文物腾退保护为抓手,有力改善了北京老城整体风貌与环境品质,形成了多项标志性成果;聚焦保护名录机制搭建、历史建筑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以试点带动多项关键性政策的出台;多措并举,加大全社会了解、参与名城保护的力度,借助公众力量推动了名城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

《守护与激活——库车名城十九年》
贺  艳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

贺艳院长介绍了新疆库车名城保护工作历经的十九年,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2005~2012年启动申报并列入国家级名城、2013~2020年实现整体保下来、2021年至今创新利用活起来),探索形成了以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分层管控为前提,以政府主导、试点先行、多元主体有限参与为手段,以活化历史遗存、红色资源,打造文化新空间、新体验、新消费为内容,实现带动民生改善、产业升级、凝聚人心一举多得的历史文化名城新型发展模式。成绩的取得是一系列的艰辛博弈,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初心,努力平衡中央与地方、政治与经济,在边疆和民族地区工作,比技术服务更重要的是社会培育工作。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的系统组织架构与治理路径》
张  磊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磊教授认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系统完整地保护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是,目前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方式仍然难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主要表现在纵向传导机制薄弱,横向部门间信息平台缺乏整合,基层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管理事权相匹配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力量不足,破坏、拆除历史文化遗产与将充满生活气息的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商业化、“博物馆”化现象并存。因此,亟需强化对市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法规、政策的内容审查与评估,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以及高校干部教育相关学院的培训课程中增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相关内容,围绕典型违法案例开展干部专项警示教育,举办多层次、多形式、浅显易懂在职培训,培养业务能力合格的基层管理队伍,组建或认定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公益诉讼的技术支撑单位。

《广州城市更新中的“文评”制度》
孙永生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


孙永生所长在报告中指出,在城乡历史文化全域保护和存量发展背景下,回顾了十年来广州城市更新中“文评”工作的实践历程,分别从历史文化遗产调查核查、更新规划方案评估和活化利用激励措施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重点介绍了广州城市更新中“文评”的工作内容与技术路线。最后,指出城市更新中的“文评”工作,需要主动嵌入城市更新管理流程,衔接传导历史文化保护要求,并借力城市更新,促进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地区发展。

《三维数据共享技术研究与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张智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张智敏的报告指出,目前在遗产保护领域,普遍使用激光扫描仪生成的逆向三维点云数据,因其原始、沉重、繁琐的特点,使得点云数据生产量大,使用率低、有效转化率低等应用难点和现状。集合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软件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各学科人才的方舆丈量团队,发挥我国的云存储、云计算和高速的互联网传输的优势,进行面向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优化三维数据数据共享技术研发和探讨,试图突破建筑遗产保护中多人协作完成点云数据从生产、处理到输出各环节的障碍。并展示了该技术在遗产修缮、古建筑研究和古建测绘教学等多个应用案例。


《人工智能在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保护的探索实践》
李  森
商汤科技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

李森院长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保护的探索实践。报告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即智算中心、AI大模型、数字人等技术能力,这些技术正逐渐对企业组织形式、教育、产业产生重大变革。两会后国家提出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正当其时,同时结合当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政策要求和行业痛点,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保护工作中的潜在场景和必要价值。报告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历史文化保护中的多项应用,包括基于NeRF技术的高精三维实景重建能力,能够精确快速的捕捉和再现历史街区的原貌,进行数字资产档案的建立;AI遥感技术和AI动态视觉分析监测,为文化遗产的安全提供保障;以及大空间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历史文化数字化展示和利用以及非遗保护中的创新应用。

通过中规院的引领和带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历史名城和街区的保护场景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和落地。通过双方的合作创意,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的保护提供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以科技的力量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重置城市的设计与运营》
崔  骥
首开城市更新研究院负责人


崔骥在报告指出,运营管理一座城市,犹如制作一本好书。作者是城市之名,文字内容是城市之实,名实相符是关键。一本好书的内容要上乘,这是底线,一座城市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这是根本。对一本好书而言,它的文字、纸张、图片、字体、间距、作者、设计师、编辑乃至油墨、开本、色彩等,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在城市更新时代,一座好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服务以及历史文化、老字号、交通系统、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也需要有机统一。城市有机更新的有机“二字”的精髓,正在于始终从具体的单体建筑和个性需求出发,打通产业链和价值链,在更新保护的场地上构筑最合宜的城市空间。这需要我们重置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思维、流程与制度,谋划整体保护路径、有机更新模式、重点产业导入与空间品质提升,用一系列个性十足的项目,拼接出完整统一的城市形象。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院院长鞠德东主持,圆桌讨论围绕“新时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点突破方向”“规划建设行业机构在支持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时的技术探索和制度创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跨行业合作”三个议题展开,邀请了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工作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一线的名城保护机构代表,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研究领域,共同交流对未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展望和设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龙指出,做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应从“空间遗产保护”走向对“本土营城智慧”的认识,从“物的保护”转向“人的关怀”。

西安市规划院历史文化名城院院长姜岩表示,保护传承工作需要更加制度化、体系化和常态化,将保护概念法定化、标准化,便于行政许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新型城镇化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院院长项哲指出,广西结合地域特点创新性做好名城评估工作,在历史文化保护与消费新场景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许多实践和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长丁寿颐从“保”“用”“管”三个方面分享了新时代历史保护传承工作的重点,提出“保”的关键是多元资金的保障和协调,“用”的关键是行政许可流程的再造,“管”的核心是强化评估的即时性和反馈的有效性。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化遗产与城乡发展所所长王荃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应从人民的核心诉求出发,关心历史建筑低成本修缮技术探索和产权人的需求,并指出运营的前置才能保证活态传承。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夏保林提出,应加强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建设,并加强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政策关注和技术支持。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分院院长许晓飞指出,存量时代保护传承领域要走向更深、更广。更深层面应加强制度设计,政策创新,并与城市更新工作结合,提升保护的落地性;更广层面应加强跨界合作,同运营策划、金融机构、新闻媒体、施工建设等不同领域的合作,共同说好保护传承的故事。

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陆茜分享了湖州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从建体系到谋复兴,从重保护到保护传承并重,从历史街区保护到历史城区的保护,将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到整个城市总体的战略发展中。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分院副院长朱振通指出在制度方面,保护的重点是管控方式的精细化和法定化;在跨专业联动层面,应拓展历史文化保护的技术链条和工作体系。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院副院长相睿分享了在学术研究层面,应聚焦价值分析;在技术支撑层面,应结合历史文化遗产特征,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建设层面,完善管理体系,支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性转化。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院总设计师刘志超提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结合区域特色发展阐释文化内涵,从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加强统筹、立足制度创新赋能保护传承,以及鼓励跨行业合作拓展融入百姓生活等角度出发,不断加强探索和实践。

水石传统建筑设计院总经理沈华指出,在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工作中,要协调建筑本体与周边建筑空间的风貌关系,强化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与更新,同时守住文物保护的底线,保持文物本体的原真性。

最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总结发言提出,历史保护不能回避人,开展历史保护工作不能跳出人民的生活诉求,要让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的生活当中,融入城市、社会发展当中,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强调,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不仅要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还应着眼未来,为下一辈人着想,把有价值的东西保护好、传承好,努力创造一个历史文化保护的新局面。在未来的工作中,希望历史保护工作参与者能在实践中总结出更优秀、更适应发展的经验,为历史保护的理论创新凝聚更丰硕的成果。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6
媒体杂志宣传工作交流会

此次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会议特别举办了媒体杂志宣传工作交流会,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院副总规划师汤芳菲主持,邀请了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日报、中国建设报等媒体和《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国际城市规划》《建筑学报》《建筑遗产》《中国名城》《小城镇建设》《建筑》《人类居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通讯》等二十余位媒体代表参会,围绕“如何挖掘梳理历史文化宣传点,创新历史文化的宣传方式,增强宣传频次,提升社会关注度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讲好历史文化名城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理论和学科建设”等议题建言献策,共同研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宣传工作。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7

媒体杂志宣传工作交流会平行会议现场



文章来源:名城保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