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广东省博物馆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粤新两省区“百名博物馆馆长高级研修班”在广州隆重举行。广州欧科作为协办单位、国内领先的智慧博物馆建设领航者,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的系统性应用与研究》,向与会专家介绍广州欧科关于AI+博物馆的探索与实践,以推动粤新两省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升博物馆管理者的能力与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的需求。
博物馆不仅是全人类知识的汇聚与传承中心,也是新质文化生产力研究的前沿阵地。步入AI时代,科技浪潮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广州欧科创新性提出了“私有小模型+垂直知识库”的AI+博物馆解决方案,为博物馆构建坚实的技术基座,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科技与人文之光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
AI+ 博物馆:全链条运营解锁文化遗产新体验
广州欧科认为,AI技术将在组织革新、业态重塑、跨界融合、知识共创、文化破圈、价值裂变等方面深刻改变博物馆,但AI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还需要“三驾马车”——建立基础数据库、高质量数据标准和素材、统一思想准备。博物馆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解锁研究、收藏、展示、传播与教育的无限可能,为观众带来文化遗产新体验。
AI让藏品信息检索更智能、更高效
在藏品数据库和数字资源库基础上,借助AI模型基座,博物馆工作人员只需输入自然语言或上传图片,后台即可自动进行语义、图像、关联、跨语言、跨模态检索,实现藏品标签智能提取与自动快速分类,为工作人员智能筛选展品、精准推荐合适展品,实现个性化利用。
AI全链路赋能文化遗产知识生产与服务
基于博物馆数据库,广州欧科通过接入本地化大模型,为每个博物馆建立基于私有小模型的文献资料库。该文献资料库具备大模型语义理解能力、多模态处理与推理能力,可为展陈部门自动生成展览大纲,还可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观众提供AI引导式问答和知识探索。
AI驱动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五化”新范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与实践,广州欧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应用技术、理论、方法——文化遗产五化模式,即“数字化、知识化、可视化、故事化、心域化”。在AI时代,广州欧科将不断深入优化“数字化精准留存→知识化深度挖掘→故事化生动讲述→可视化多元呈现→心域化引发共鸣”的新路径,全方位、深层次守护人类瑰宝,让文化遗产在AI时代重焕光彩 。
作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研究中心,广州欧科未来将不断探索,以科技赋能全类型博物馆,为新馆、老馆、中小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AI+博物馆”解决方案,致力于让每一座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创新“智能节点”,推动“以馆促城、以文化人”,构建新质文化生产力发展新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