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点“土”成金,肇庆市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锁乡村全面振兴“密码”|粤来粤好百千万

时间:2025-07-22
一片曾经撂荒的土地,如今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100多万元;“巴掌田”变身农文旅项目后,是一场正在全国铺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焕新行动"——它不仅是简单的土地整理,更是一场关乎粮食安全、产业升级和共同富裕的"土地革命2.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
在江屯镇,广宁想稻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场机器轰鸣,1500多亩农田正在抓紧施工,挖掘机挥动着“长臂”在田间来回穿梭,开展田块整治,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

据了解,广宁想稻里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广宁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江屯镇单元)产业导入板块的子项目。项目根据江屯镇全域整治要求,依托广宁茶、江屯米、龙须菜、山茶油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基地,联动村居风貌整治、千亩连片耕地农用地整理、河流生态修复,打造集农业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耕研学、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项目在相关设施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破坏生态与景观环境、不影响地质安全、不影响农业种植、不建设永久设施的前提下,建设广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镇、互联网+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该项目规划范围3450亩,其中涉及江合村2024亩,以普洱茶、江屯大米为主;涉及新坑村1426亩,以龙须菜为主。


项目第一产业计划种植江屯大米1500亩,玉米500亩,龙须菜500亩,其他蔬果500亩(大棚种植),一产预计投入2000万元。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3

第二产业主要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育秧中心、烘干中心、供应链中心、植物工厂等,预计投入建设3000万元。


第三产业主要建设农耕研学中心、主题民宿、特色餐厅、文创街区、稻田咖啡屋、稻田茶室、稻田直播间、音乐营地等,三产建设预计投入4000万元。并定期开展中小学春秋游、劳动实践教育、稻田音乐节、茶米文化交流会、直播助农、新媒体培训班等内容,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深化乡村产业运营,为农户拓销量,为乡村带流量,推动广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4
▲独栋民宿集群和稻田露营基地效果图
项目计划申请30亩建设用地,用以解决项目部份业态用地问题,打造更有品质更具规模的乡村产业,满足更大市场需求,为当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一期工程已动工建设,计划年底完工。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5
▲广宁想稻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千亩稻香里效果图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减少耕地碎片化,将627个零散田块减至233个,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每年可增加村集体土地租金收入100万元。项目竣工达产预计收益1.45亿元,其中每年农业种植生产可达1500万元;二产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供应链”等生产服务,预计3年达产,可达5000万元;三产围绕“乡村文化和旅游、科普研学、民宿餐饮”等,预计5年达产,可达8000万元。

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 徐昇:
预期项目成熟后,可有效优化江屯乡村产业结构,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带动就业500余人。同时,还可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盘活乡镇闲置资源、丰富乡村活动、提升乡村知名度、活跃乡镇经济。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6

▲广宁想稻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半山龙须集效果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8

盛夏时节,在赤坑镇汶水村花生种植地里“绿波荡漾”,55亩花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连片的花生地犹如绿色地毯铺满大地,肥沃的土地下,藏着颗粒饱满的致富“金果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8

汶水村党支部副书记黄美成正带领村民在花生地里辛勤劳作,清除杂草,仔细查看花生的长势。看着花生苗茁壮而茂盛,黄美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赤坑镇


汶水村党支部副书记 黄美成

今年村里第一次尝试种植花生,长势不错,当前花生已进入成熟关键期,半个月后就可以收成,预计亩产400斤。按一亩花生榨120斤花生油计算,上半年我们村集体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全年可增收20万元。


据悉,这片55亩的耕地,之前因农田干旱缺水和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逐渐沦为撂荒地。为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推动“小田变大田”破解土地撂荒和碎片化耕种难题。


今年初,赤坑镇想方设法指导村级联办企业广宁县赤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汶水村经济联合社携手合作,共同启动这片撂荒地的花生种植项目。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9
赤成农业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优质花生种源,引入机械化设备,提高了耕种效率,还搭建了保底收购渠道,消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为种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肇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1

汶水村经济联合社则组织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动员,通过耐心沟通,成功将分散在69户农户手中的55亩零散耕地整合起来,打造成集中连片的种植区。这一举措,让闲置的“沉睡资产”转化为“活资产”,释放出经济潜力。收获后的花生将榨成花生油销售,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赤坑镇党委委员 黄彬南
下一步,赤坑镇将以汶水村成功经验为基础,进一步盘活全镇闲置资源资产,预估超过1000亩,带动1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为什么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


广宁县部分地区长期存在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四化”问题,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有效破解广宁区域发展不平衡和部分地区“四化”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广宁县采取“全县一盘棋”策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和释放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优质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


2耕地集中连片整治

实施“小田变大田”等工程措施,统筹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破解耕地“碎片化”难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3低效工业用地整合

对零散低效工业用地进行整体策划和整合腾挪,破解工业用地破碎化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工业产业集聚发展。


4生态功能提升利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农村环境品质提升,改善乡村生态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接下来,广宁县将按照省、市有关工作部署,紧抓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垦五奖一”奖励、金融支持等全域政策红利,积极推进古水镇竹子加工产业集聚区、广宁想稻里田园综合体、古水河文旅开发(一期)、麦客汇客精品民宿等一系列精品子项目落地实施,以点带面,全面开展以县域为统筹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集成式改革,探索适合山区特点的土地利用新模式,助力广宁“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宁发布、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