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江门市鹤城镇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时间:2025-07-12
鹤城大道崭新的沥青路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黑亮平整,路面平坦开阔,车辆有序通行;圩镇主干道昆源路、城中路临街房屋面貌焕然一新,不仅车道两旁划定停车位规范停车,而且沿线绿化景观全面升级;全镇13条典型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以“鹤城腐竹”“鹤城花生”“鹤香沉香”为主的农产品品牌优势突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江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鹤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
鹤城大道升级改造后(周华东 摄)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鹤城镇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和鹤山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以争创全国千强镇为目标,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突破口,充分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有力推动镇村风貌提升、乡风文明、产业振兴,2025年成功申报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成为全国9个、全省2个试点之一,获奖补资金2亿元。

下好土地整治“先手棋”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空间支撑

鹤城镇工业园区(周华东 摄)

鹤城镇在全市率先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紧抓成为全省2024年首批同意备案实施的12个方案之一,将其作为优化镇域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进镇村产业落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本土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和传统特色产业,以经营性理念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资源挖潜打包、“肥瘦搭配”统筹实施,因地制宜导入农文旅融合产业项目。围绕产业项目落地的空间要素需求,将项目规划方案在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中落图,并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保障。同时,成立镇属国资公司,围绕政府谋划布局,通过“三资”平台、公开招拍挂等方式统筹流转资源,提升资源资产价值,吸引社会投资,形成有效的资金收益,实现政府小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于当年获得省财政激励奖补300万元,成为全省当年批准实施当年获得奖补的3个项目之一,也是江门唯一获得奖补的项目。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江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鹤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4
《美丽城西花锦绣》(张斌 摄)

鹤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024年已获得国家开发银行8.1亿元贷款,成为全省从实施方案对接到融资资金落实最快、金额最大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并被国开行作为典型案例全国推广。为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作用,鹤城镇积极同步推进广东省镇村集成规划试点工作,做到空间腾挪与项目落地相结合,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目前规划方案已取得江门市批复,数据库已备案。


过去一年,项目完成耕地集中整治和垦造水田共380亩,其中新增耕地246亩,为G325复线重点项目提供了耕地进出平衡保障。腾挪村庄存量未建设规模567亩,为农村住宅、乡村基础设施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其中为水美五星、古道万和、腐竹产业园、锦绣城西、魅力鹤城、非遗花生等6个项目落实建设规模253.98亩,总投资约10亿元。确定拆旧复垦选址88亩正在开展设计工作、增减挂钩选址90亩立项已通过专家评审会。累计推进“工改工”项目24个1190亩、“三旧改造”项目4个354.49亩。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江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鹤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5
鹤城镇腐竹预制菜产业园效果图

良好的空间要素保障和基础设施配套成功激发社会投资积极性,其中水美五星、鹤起昆仑、客家食品产业园、非遗花生等资产包单元成功撬动社会投资超9.4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结合绿美广东行动、林分改造和产业发展,统筹林地约5500亩实施“退桉种香”,合计引入了6个社会投资项目。其中,广东华南鹤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坑尾村投资2亿元,发展占地约2500亩的沉香种植、加工、出口、贸易、文旅全链条产业项目,通过规模化种植结香期短、结香率高的奇楠沉香,同时引导其不断延伸沉香产业上下游链条,加工研发沉香饰品、沉香家具、沉香茶、沉香酒等产品,带动林地租金由原来的8元/亩提高到300元/亩,2024年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收入提升至158万元、同比增长74%,为当地村民新增就业岗位超50个。的方式完善用地手续,并引入社会资本2.9亿元。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打造客家食品产业园项目,构建“农特产加工+特色种植+生态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以特色产业加工带动工农文旅产业。目前,一期项目已通过“三旧”改造。

用好社会力量“制胜招”
谱写“百千万工程”共建共享新篇章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江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鹤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6
五星村“客家黄酒”展销区(周华东 摄)
鹤城镇广泛凝聚政企社三方力量,联动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热心企业、杰出乡亲、村民群众等群体,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绿美生态行动、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提升工程,推动茶行街、樱花大道、马耳山、三堡河沿岸等文旅节点串珠成链,助力“鹤城腐竹”“鹤城客家花生”“鹤香沉香”“客家黄酒”等特色主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实现联农带农富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江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鹤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8
城西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周华东 摄)

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参与改善家乡人居环境,在镇政府直联组、村“两委”干部的带头下,全镇累计发动6000余人次清理环境“黑点”“死角”160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乱搭乱建430多处,完成路面“白改黑”超3公里,将约300处“杂草丛生、杂物乱堆”的闲置地改造成“绿化小景”;在“四旁五边”种植苗木超23000棵,其中社会认捐超14000棵,累计完成绿化面积63公顷。村居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自然村和社会力量筹资投劳建设家乡的信心,成功筹集社会捐助资金约935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其中鼓励建筑业企业开展配建项目14个,并逐渐形成小官田村“绿美吉村”、城西村樱花大道和油菜花田、三堡河五星村段网红打卡点等亮点纷呈的文旅节点,近年来累计吸引超100万名游客前来游玩。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江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鹤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7
鹤城镇茶行街(麦和幸 摄)

文旅项目的持续“出圈”,为鹤城镇带来了“流量”,也让社会投资方嗅到了“商机”。通过引导社会投资方将文旅节点打造与传统文化挖掘传承、特色农业产业链补强、旅游配套服务建设深度融合,探索现代乡村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模式。其中,结合鹤城镇圩镇茶行街历史建筑保育活化项目,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完成15间闲置物业招商,打造“内外兼修”的茶行街特色文化街区。充分利用三堡河得天独厚的水生态资源发展水经济,将河道经营管理权和岸上可经营物业打包,在积极对接乡村旅游项目投资方的同时,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河道经营管理开发,打造滨水溯溪、露营野炊、田园观光等于一体的体验基地,抢占水经济发展新赛道,并与上游万和露营经济、下游坪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产业联动。与花生企业合作成立花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保底收购价、发放种植面积补贴等多种方式,形成订单农业模式,为约300名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合计盘活撂荒地600亩,完成花生复种938亩,增加村集体经济约24万元/年,实现花生年销售额超1亿元。


来源:鹤山发布、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