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科资讯/

广州欧科攻坚克难,助力鲁博明代服饰文化大展

时间:2020.10.16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蕴含着中国人的礼制观念、伦理习俗、审美情趣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2020年929日,由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隆重开展。此次展览,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精选了一批明代传世成衣实物珍藏,并辅以古代书画、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等共80余件珍贵文物,以博物馆展览的形式为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大明风华,满足了公众体验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需求。

在开幕式现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对“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是一个集大成的精品展览。”



在评价“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时,刘曙光理事长特别指出:“此次展览,首先是一个展示文物保护成果的展览,是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者精心对它们进行保护的成果。不只是文物本体的保护,还有数字化的保护。纺织品的保存和保护在文物保护中一直是一个难题,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在这方面领先全国,成果在这个展览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展览中,为明代传世成衣实物的数字化保护和数字化创意展示提供了技术支撑。

纺织品属于有机物,具有容易腐蚀损坏的特性,因而明以前的传世成衣实物存世极少。所以,这批明代珍贵服饰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也有着特出的需求。以服饰的数字化采集为例,在对服饰开展三维数据和纹理采集时,会遇到以下难点:

一、服饰的点云采集方面。在进行点云采集工作室,服饰会出现结构黏连,正反面重合,结构遮挡等问题;挂起来或者叠起来,则会产生一定的形变(褶皱),导致采集到的点云数据形态也是不准确的。



二、服饰的纹理材质采集以及制作方面。在对服饰纹理进行采集时,布料可能产生褶皱,可能会导致采集到纹理信息有所缺失。此外,由于部分服装的表面是由多种材质构成的(包含普通布料,丝绸或者亮片等),而各类材质的物理属性又有较大差异,例如反光度、金属感……因此,单靠贴拍照来制作的贴图是无法准确表达各种不同材质的。



三、服饰的展示效果方面。常规的模型展示只具备旋转、缩放、移动等功能,缺乏生动的呈现效果,无法呈现服装布料的飘逸性和柔软性。


针对以上难题,广州欧科的数字化工作团队,经过长时间的细致讨论和潜心研究,最后采用了轨迹阵列、版型重绘、模拟重力、PBR渲染等等技术,一步步解决上述难题。





除了在明代服饰的数字化保护采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在本次“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广州欧科也对古画《徐显卿宦迹图册-册页》进行“字画创意活化”,生动地实现了古字画的场景三维化,人物动态化,并配上了融入古画意境的视效和音效,让古画活起来。

此外,在山东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中,广州欧科还承担了山东博物馆系统平台的技术规范建设、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广州欧科拥有一支专为服饰文物进行三维数字采集和数字化创意展示的专业技术团队,有一整套的专业设备和丰富的项目经验。除了山东博物馆项目,该团队也承担了粤剧艺术博物馆明清戏服与孔子博物馆明代服饰的数字化工作,得到了客户及市场的高度认同。今后必将尽心尽力、再接再厉,助力博物馆的数字化事业不断前进。